2021-06-08来源:la高校园林景观联盟
随着政府治污的大力决心,一个个公园重现往日生机,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在这方面,景观设计师设计的湿地公园就像换颜术。
三亚红树林生态公园
在三亚市中心,短短三年内,一片混凝土防洪墙内的荒芜土地被成功地修复成一个郁郁葱葱的红树林公园,在这里,自然和人们和谐地共享着海潮与淡水的交融。项目遵循自然风水的生态过程,利用指状相扣的红树林混交林岛来加快红树林修复,塑造出既美丽又生态的景观。
生态公园鸟瞰
持续30年的城市开发,给三亚这座位于海南岛的中国热带旅游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破坏。建成区内,几乎所有的水系都已被污染,四处漂浮着垃圾。城市发展建设起的混凝土防洪墙,抹杀了红树林及河漫滩生态系统,并且阻挡了海水和上游城市雨水的连通,造成严重的城市内涝。与此同时,人口的增多,特别是外来居民和季节性游客都希望能享受沿河的连续公园带,至今还未曾实现。在2015年,市政府决定来一次城市升级,寻找景观设计师设计这个示范性项目:三亚红树林生态公园。
原始场地分析
场地面积为10公顷,位于三亚市中心的三亚河东岸。经研究发现场地内陆和海水交汇处的生态状况十分脆弱。与三亚水系普遍状况一样,这里的水也被城市径流污染了。高耸的混凝土墙围绕着这片10公顷的土地,场地里遍地都是已被政府叫停的建设项目的垃圾。一条主干道从旁边穿过,道路与水面间9米的陡坎让市民无法接近水面。
可抵御热带风暴的混凝土结构
总平面图
设计的目标是修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并给其他的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项目做示范。设计解决了四大场地问题:一、风:每年的强热带季风可能会影响红树林的恢复,破坏幼苗;二、水:季风期上游汇集的洪水可能冲散刚形成的红树林群落;三、污染:受污染的城市径流可能破坏敏感的红树林幼苗,导致红树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降低;四、可游性:需要考虑公众的游憩和自然的修复如何结合。
修复后的红树林公园
为解决上述场地问题并达到项目目标,提出以下设计策略:土方平衡:重新利用场地堆填的城市建筑垃圾和拆除防潮堤遗留的混凝土废料,通过填-挖的方式创造各种水位高差,来满足以红树林为主的各类动植物的生长栖息需求,形成丰富的驳岸生态系统。
丰富的驳岸生态系统
指状相扣的形态:将地形改造成指状相扣的形态把海潮引进公园,同时避免了来自上游季风期洪水的冲击和来自山区和城市的径流污染。这样的形态最大化的加强了边界效应(岸线边界加长了6倍,从700米增加到4000米),0-1.5米的水深变化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涨潮落潮保障了对水生生物十分重要的动态水环境系统。
指状相扣的地形把海潮引进公园
台地和生态廊道:利用道路与水面间的9米高差,建立一系列的台地和生态廊道系统,截流并净化来自城市的地表径流,高低错落的公共空间布置其间。
台地和生态廊道
适应地形的景观盒子和慢道:步道路网的设计跟随着地形的变化,漂浮于自然景色之上的空中栈道将人带入林上,俯瞰红树林;5个景观盒子被精心地布置在林间幽静景美的位置,同时也成为多变的气候下必要的遮荫挡雨空间。模块化的混凝土盒子能抵抗强烈的热带风暴,不同角度的摆放给观鸟爱好者们创造了最佳的观鸟视野。
景观盒子被布置在林间幽静景美的位置
模块化的混凝土盒子能抵抗强烈的热带风暴
遮荫挡雨的空间
本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建成后仅3年就达到所有设定目标。指状岛内的红树林长势良好,鱼鸟栖居下来,每年吸引了大量各个年龄段的游客。三亚红树林生态公园成为了市民的日常活动场所。生态修复不仅展示了其对于自然的种种好处,也带来了公共服务的巨大提升。就像其中一个景观盒上的标语所描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市民的日常活动场所
在景观盒子里享受宁静的傍晚景色
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
这是空中视角拍摄的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而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臭水沟,淤泥堵塞,臭气熏天。周边地块曾经是开发无序、使用杂乱,场地内堆满建筑垃圾,河道渠化问题突出,水体黑臭现象严重……
退堤还河、退堤还湿,截污纳管,生态修复,水岸同治……在过去的一年的时间里,几十年难以治理的美舍河涅槃重生,水质不断得到改善。
水好了,鱼多了,白鹭回归,游人无数。美舍河,成了“国字号”代言人,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入选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名单,成了海南乃至全国水体治理的典范。
宁波东部新城生态廊道
设计旨在构建生态廊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以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将景观作为系统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综合途径,修复水生态环境,重建江南河流湿地,营造满足现代都市生活需求的城市公共绿地。